贪心算法在usaco铜组中一个难点,是考生需要掌握的算法之一。
下面,我们将讲解一道2021年一月的一道铜组题目。
Farmer John 正再一次尝试给他的 N 头奶牛拍照(2≤N≤1000)。
每头奶牛有一个范围在 1 到 100 之内的整数的「品种编号」。Farmer John 对他的照片有一个十分古怪的构思:他希望将所有的奶牛分为不相交的若干组(换句话说,将每头奶牛分到恰好一组中)并将这些组排成一行,使得第一组的奶牛的品种编号之和为偶数,第二组的编号之和为奇数,以此类推,奇偶交替。
Farmer John 可以分成的最大组数是多少?
输入的第一行包含 N。下一行包含 N 个空格分隔的整数,为 N 头奶牛的品种编号。
输出 Farmer John 的照片中的最大组数。可以证明,至少存在一种符合要求的分组方案。
7
1 3 5 7 9 11 13
3
7
5
在这个样例中,以下是一种分成最大组数三组的方案。将 1 和 3 分在第一组,5、7 和 9 分在第二组,11 和 13 分在第三组。
在这个样例中,以下是一种分成最大组数五组的方案。将 2 分在第一组,11 分在第二组,13 和 1 分在第三组,15 分在第四组,17 和 3 分在第五组。
输出的答案为奇偶奇偶……排列,且易得数的大小对答案无影响。故先将输入的数分为奇偶两组,只需统计奇偶各自的数量即可。
我们须让组数尽可能得多,故若奇偶数都任然存在,应先选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配对,此时因为每次只消耗一个数,故分得组数最多。
当偶数或奇数一方耗尽(我们规定结尾的数为奇数)。此时,由于奇数和偶数性质不同,应当分类讨论。
最后剩余的奇数有0、1、2三种情况。
以上是一个比较粗略的解释,整个题目难度不小,这个题解不易理解。
以下为我的题解:
#include<bits/stdc++.h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 {
int n;
cin >> n;
int odd = 0, even = 0;
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
{
int c;
cin >> c;
if (c % 2 == 0)
even++;
else
odd++;
}
if (even >= odd)
cout << odd * 2 + (even > odd);
else {
int ans = even * 2;
int extra = odd - even;
if (extra % 3 == 0)
ans += extra / 3 * 2;
else if (extra % 3 == 2)
ans += (extra - 2) / 3 * 2 + 1;
else
ans += (extra - 4) / 3 * 2 + (extra != 1);
cout << ans;
}
return 0;
}